如果你像我一樣愛嘗試微型蔬菜,你可能已經種過芝麻菜、蘿蔔芽或羅勒。但有一種真正的隱藏寶藏你可能還沒嘗試過:紫蘇微苗。
原產於日本的紫蘇(學名:Perilla frutescens)在日本料理中很常見,但在美國仍然比較小眾。成熟的紫蘇植物需要幾個月才能收成,但微苗呢?8天就能吃!味道鮮明,絕對值得等待。
為什麼紫蘇微苗不可錯過
紫蘇屬於薄荷科,有時被稱作“perilla mint”,但別擔心,它一點也不像牙膏味。成熟的紫蘇味道複雜,融合了薄荷、香菜、羅勒、丁香和肉桂的香氣,而綠色紫蘇微苗則更清新,帶有茴香和甘草的甜味。
不僅如此,紫蘇微苗視覺效果驚艷。紅色或紫色品種(暱稱“牛排植物”)色彩亮麗,而綠色紫蘇富含維生素A、C、K,還含鐵、纖維、鈣和鉀。傳統醫學中,紫蘇還被用於緩解關節炎、濕疹和感冒症狀。
最棒的是,種植紫蘇微苗非常簡單,即使你從未園藝過也沒問題。
你需要準備什麼
1. 種子
選擇你喜歡的品種:
-
綠色紫蘇: 銀綠色葉片,經典茴香味。
-
紅色紫蘇: 深紫紅色葉片,味道濃郁。
-
雙色/斑葉: 綠紅混合,我最喜歡Botanical Interests的混合款!
隨意混搭,打造色彩豐富的收成。
2. 容器
選擇寬淺型托盤,標準是10×20英吋,只需約1盎司種子。你需要兩個托盤:
-
一個有排水孔(用於生長)。
-
一個實心托盤(便於底部澆水)。
3. 培養基
推薦細膩、保濕性好的土壤,如育苗土。椰糠或蛭石也可以,但完全水耕不太適合紫蘇,種子不易發芽。
4. 生長燈
紫蘇喜歡穩定光照——每天至少12小時。
-
有生長燈的話,把燈放近托盤。
-
沒有?窗邊也可以,每天旋轉托盤,確保每片葉子都能受光。
5. 額外工具(選用)
-
加熱墊(寒冷房間特別有用)。
-
剪刀或修枝剪。
-
噴霧瓶(保持種子濕潤)。
-
小砝碼(可用書或石頭,在發芽時壓種子)。
6個簡單步驟種植紫蘇微苗
步驟1:浸泡種子
紫蘇種子外殼厚,泡在冷水中2–4小時可加快發芽,但不泡也能發芽。
步驟2:播種
-
托盤裝好土壤至略低於邊緣,抹平。
-
種子瀝水後均勻撒在土面,保持空氣流通,不要堆疊。
步驟3:覆蓋與發芽
-
輕噴水保持濕潤。
-
放上實心托盤並加小砝碼,促使均勻發芽。
-
可用加熱墊,保持約75°F(24°C)。等待約一半種子發芽。
步驟4:讓它們生長(陽光時間!)
-
種子覆蓋3–5天,直到大部分發芽。
-
去掉覆蓋和砝碼。
-
放在生長燈下或窗邊,每天約12小時光照。
-
底部澆水:實心托盤加水,托盤放進去10–15分鐘即可。
步驟5:收割
-
當第一片真葉出現時收割(比子葉更鋸齒狀的葉子)。
-
高度2–3英吋最佳。
-
綠色紫蘇微苗收割後不能再生長,土壤可堆肥,下次重新種。
小技巧: 每次種植前都要清洗托盤和工具。
步驟6:保存剩餘微苗
-
放密封容器冰箱,可保存約一週。
-
為延長新鮮度,可先用紙巾吸掉多餘水分。
-
盡量現吃現採,風味最佳。
我的紫蘇微苗料理小祕訣
(配圖建議:餐盤上撒滿紫蘇微苗的壽司、沙拉或甜點特寫)
我喜歡撒在壽司上,加入辣味菜餚,甚至做甜點的裝飾。那茴香、薄荷和羅勒的獨特組合,讓普通菜餚瞬間升級。
種植紫蘇微苗快速、簡單、又有成就感。試試看,你會發現廚房裡少了它都不行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